【各篇連結】偉士排機車環島全紀錄
2008年12月,透過兩顆滾動的小輪胎,重新認識這片土地,
2009年 8月,花了半年的時間終於把環島遊記給完成了(呼~),
由於此次旅行在12月的旅遊淡季,又是平常日,因此沒有過多的遊客與車輛,
加上事前做好充足的規劃並且單獨行動,因此在步調與行程安排上是非常自由的,
以下是這次環島後幾個簡單的感想與結論,與大家分享:
[歷史] 凡走過必留下痕蹟
台灣不像其他歷史悠久的國家那樣(ex 印度隨處見到的都是17、18世紀的古蹟),
在台灣,百年以上的古蹟就非常厲害了,縱然如此,在臺灣的發展過程中,
還是留下了許多歷史的痕跡,透過這些古物、故事的重新檢視,
可以了解到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,產出不同歷史的與文化其代表的意義,
ex 三義的龍騰斷橋、台南安平古堡、西子灣的英國領事館、台東光復糖廠,
不同的環境宛如不同的老先生,訴說著他們人生的故事,特有的回憶。
[文化] 東西南北大不同
原本想說臺灣面積又不大,應是不會存在太多的文化差異,
不過在環島之後,有了不同的想法,東 西 南 北,同樣都是臺灣人,
卻有著不同的文化與思考方式,光從馬路上大概就可以略之一二。
同樣在馬路上...你可以看到北部人得等紅綠燈讀秒結束後,
集體狂奔 - 鑽入車陣,感覺就像是在打仗一般。
你也可以看到在南部紅綠燈是參考用的,大概倒數3秒前就可移動,
在東部更可以看到老杯杯機車騎在路中央,也不用帶安全帽,
後面卡著三台想超車又怕嚇到阿杯的情況。
(不只交通,同樣商品的價格或人的接受度也是因地而異...)
縱然在臺灣,不同區域也充滿著不同的習慣與文化,
北部的人較著急、西部人理性、南部人熱情、東部人悠閒,
並有城鄉歧視,雖然不能以一概全,但還是可供給大家參考參考!
[自然] 台灣山河之美
在短短的10天內,從城鎮騎到鄉村、從海邊騎到山上,
很奇妙,在台灣這小小的島嶼,你可以看到截然不同的景色與生態,
宛如天堂的屏197線道、險峻的蘇花快速道路、
大魯閣河床與岩石之美、宜蘭七星潭遼闊的海岸線、
還有北部橫貫公路的楓葉與針頁林。
大自然如同百變的藝術家,繪出這一幅幅如畫的美麗景緻,
很難想像在台灣這塊土地你就能夠一覽無疑,
不過,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,當你從山下騎到山上,溫度驟降....
或是從西部轉向東部,瘋狂的東北季風硬把你的時速吃掉10km....
你就可以了解到,大自然潛移默化的功力 ^^
[民情] 台灣人的熱情
再來說說台灣人民的可愛吧,正所謂在家靠父母、出外靠朋友,
不論你是在哪裡迷了路,或是肚子餓了想找地方吃飯,甚至是沒有地方住,
只要你肯開口問,幾乎每個人都是很熱心的協助你:
"OK!! Follow me~ 跟好摟~"
"ㄟ~ 那邊道路在施工~ 不要過去~"
"我們這裡最有名的就是...你吃看看..."
"今晚就住我們這吧..."
"啊~ 那個沒什麼~ 來~ 我帶你去當地人去的~ "
"大哥~ 你相機好像很好耶~ 幫我照張相!!"
"關於這個古蹟,他是有一個故事的,話說..."
"那裡的夜景比較好~"
"喔~ 前面直走50公尺後右轉你就會看到了~"
"走!! 我請你去吃羊肉爐~"
"你到這邊一定要去泡泡我們的溫泉~"
"帥哥~ 怎麼一個人環島~ 沒帶小姐出來唷~ 我幫你介紹~" (ㄜ...)
每句話回想起來心裡都還是暖和和的,這就是台灣人熱情可愛的地方。
[機車] 騎車也有大學問
扣除睡眠, "騎車"算是此次環島中花最多時間的活動,
因此,常常騎到屁股痛,就會開始變換姿勢...(讓我想到印度騎駱駝的那種段...)
開始研發各種坐姿,正坐、斜坐、翹腳坐、左右側坐、腳往後勾著坐等等...
有時騎到想睡覺還會不知覺得邊騎邊睡,以上都是危險動作請勿模仿!
很佩服單車環島朋友的體力與驚人意志力。
另外也學會了一身"看影辨位"的好身手,何謂看影辨位呢?
因為我是個方向感不大好的人,常常迷路或是找不到地圖位置,
因此常常就只好看著太陽的位子,確認自己的方位,
幸運的我最後總是有種柳暗花明又一春的感覺,接回該走的路。
在時間、金錢與體力的限制下,常常需要有所取捨,
沒有辦法去到所有想要去的地方,不過有捨就會有得,
通常又會發現另一塊令人讚嘆的新天地!
朋友們,別再想了,
有夢就勇敢的走出去吧!
事逢莫拉克強颱造成台灣五十年來最嚴重的八八水災,
狂風暴雨與土石流重創南台灣,也看到許多慟人的故事,
願所有台灣人民都能夠平安!天佑台灣!